NBA每年选秀的球员薪资揭秘:新秀合同如何决定他们的第一桶金?
每年6月,NBA选秀大会都是篮球迷关注的焦点。从状元秀到次轮末位,60名年轻球员怀揣梦想踏入职业赛场。但一个问题始终被热议:这些新秀球员是否有工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们的薪资结构远比想象中复杂。
一、新秀合同的强制性
根据NBA劳资协议,首轮秀必须与选中球队签订为期2+2的保障合同(前两年全额保障,后两年球队选项)。以2023年为例,状元秀文班亚马的首年起薪高达1210万美元,而首轮30顺位的新秀也能拿到约200万美元。这种“工资帽”下的标准化合同,确保了新秀的权益。
二、次轮秀的“生存战”
次轮秀(31-60顺位)则没有保障合同,薪资由球队自主决定。部分球员可能仅拿到10万美元的双向合同,甚至需要从发展联盟打起。例如2022年次轮秀奥斯卡·希布韦,最初年薪仅50万美元,但通过表现最终逆袭。
三、薪资之外的“隐形福利”
新秀还能通过代言、奖金和商业合作获得收入。比如2021年状元坎宁安,未打一场比赛就签下2000万美元的球鞋合同。球队还会提供住房补贴、训练资源等支持,帮助新人适应NBA节奏。
“选秀只是起点,薪资背后是更残酷的竞争。”——某球队经理匿名采访
总之,NBA选秀球员的薪资体系既保障了高顺位新秀的利益,也让低顺位球员面临更大挑战。他们的“第一桶金”不仅是数字,更是职业生涯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