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特色的原始棋种:打三棋
打三棋是极具土家特色的原始棋种。它的棋盘、棋子极为简单。把回字中间再加一个口字,四边各放大到八寸至一尺,三个正方形四角用直线连结,每边正中间再用直线连起来,就成了棋盘。二十四个交叉点就是放棋子的地方。棋子只要大小或颜色不同,什么东西充当都行。
两人对弈,猜先放子,先放者后走棋。放两子后,当某方一颗子再放下去,能上下左右与自己任何一方向的两颗子连成一条直线,就把对方的子压一颗,直到双方把子位摆满,然后双方被压的子提走,空出子位,便于走棋。行棋时,一方移动一颗子能在上下左右任何一个方向与自己的另两颗子连成一条直线,就像象棋喊“将军”、围棋喊“叫吃”一样,叫一声“打一三”就提对方一颗子。一方剩下两颗子或虽有三子以上却无法连成一条直线,此局就输了。
打三棋和跳棋、军棋差不多,没有特别深奥的棋技,但也不是没有技巧,主要是放子和压子技巧性较强,其次是行棋时提对方的子很有讲究。弈棋时,一方最怕另一方形成“挪子三”,即一方往上下左右任何一个方向反复挪动某一子,都能使自己的三子连成一条直线,不断提对方的子,而另一方行棋时无法阻止或破坏这种局面,那么另一方就像围棋一样只好中盘认负了。
正因为打三棋这样简单、浅显,最适合土家苗族人劳作后解乏。双方席地而坐,就地画个棋盘,用石子、树枝作棋子杀几盘,其乐融融,疲劳、辛苦随之而逝。也许打三棋就是土家、苗族劳动者在田间地头休息时发明创造的。当然,节日里,土家、苗族人也用打三棋娱乐休闲,这种棋男女皆可,老少皆宜,其参与的广泛性远胜于其它棋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下打三棋者似乎已经绝迹。没想到在宣恩县城民族路有两位摆摊的老太太常常下得难分难解。不时有上了年纪的人围观,或看热闹,或指点走法,使这一快绝迹的棋种在现代城镇一显风采。笔者以为,既然跳棋、围棋能登大雅之堂,打三棋亦可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棋种加以整理、规范并推广,使之与跳棋、军棋平起平坐。
(来源于:恩施晚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